2020年台北馬拉松

2020年台北馬拉松

邁向金牌賽榮耀集中在台灣路跑馬拉松的濫觴『台北馬拉松』

時間:2020年12月20日
地點:凱達格蘭大道>大佳河濱公園
醫療站服務:中華民國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

起點 時代步履中奮力前行

1986 - 臺北馬拉松起跑,各國選手的參與及讚許,充分展現臺北舉辦國際運動賽事的能力。

2001 - 隨者臺北捷運10年建設落成,臺北國際馬拉松強勢回歸,吸引近 5,000 名國內外跑者齊聚一堂。

2004 -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爭取到大力支持臺北國際馬拉松的企業冠名贊助,與ING紐約馬拉松成為系列賽接軌國際,更率先引進晶片計時技術,賽事專業化大幅提升。

迎風 淬鍊化羽蓄勢蛻變

2008 –引進民間參與能量的臺北馬拉松成功掀起城市路跑新運動,參與人數不斷成長。

2013 - 競賽組人數突破4萬人,健康組人數破6萬人,為路跑輝煌年代揭開序幕,卻也開始面臨挑戰……位於財經工商交通樞紐的臺北市,路線規劃如何於市民權益與跑者嚮往路線取得平衡?城市馬拉松如何深耕在地文化,融合現代及歷史文化景點,形塑城市意象,吸引國內外跑者參加?肩負市民及跑者高度期待的臺北馬拉松,如何打下國際口碑,讓市民、參加者為榮?

展翼 昂首闊步向世界邁進

2015 - 是蛻變的起點,找回城市之名也精緻賽事人數

2016 - 承襲馬拉松不屈不撓的精神,臺北市政府、中華民國路跑協會及協力廠商等,努力創新、共同提升賽事品質,以競賽組別專業化、周邊活動多元化及跑者服務精緻化,朝國際知名城市馬拉松為目標邁進。期待市民及跑者的支持與參與,再創一個更專業精緻、也更歡欣榮耀的臺北馬拉松,共同展現城市的美好,行銷臺北的健康與友善!

2017 - 臺北馬拉松以「古城巡禮」為概念基礎,打造具有人文歷史的路線,吸引許多跑者參加,為了讓世界各地的跑者體驗臺北之美,賽道沿途經過許多地標,包含忠烈祠、圓山大飯店、台北市立美術館、台北故事館、光點台北、臺北車站、北門、西門紅樓、總統府、臺北101、國父紀念館、中正紀念堂、美麗華百樂園、大直橋,打造出其他城市無法複製的特色與價值。

2018 - 臺北馬拉松今年以「邁向銅標」作為賽事主軸,因此吸引國內外許多菁英好手齊聚,來臺參與國家數更創歷史新高,合計共為60個國家(包含臺灣),而外國國籍人數更高達3,692人。臺北馬拉松近幾年積極與國際接軌,提升國際友好城市形象,今年上海市、靜岡市、松山市、千葉縣、花卷市、首爾市及遠野市再度「力挺」臺北馬拉松,派遣代表及選手參賽及觀摩,期盼透過城市與城市馬拉松賽事交流,進而使臺北馬拉松可以更上一層樓,並且更多海外的朋友見臺灣,也讓許多國外跑者能夠感受臺灣的熱情與活力更讓世界沒有距離。

2019 - 臺北馬拉松成為臺灣第一個通過IAAF銅標籤認證的市區馬拉松,這歷史性的一刻,大會在市政府前也特別設立萬名選手姓名牆,象徵這銅標籤認證得來不易,每位跑者缺一不可。同時,今年以「銅標籤賽事」身分亮相」,為保有一貫優質服務並追求突破,在交管、維安全面加強之外,還首次設立社群粉絲專頁,並推出賽事專屬APP;讓不便到場的民眾當天也能透過電視全程轉播,在專業賽評講評下,讓更多人認識這項臺灣最具指標性之一的馬拉松盛會。

留有傳統、在地色彩的同時,考量賽道對於跑者的適應性,也在本次賽會特別優化賽道,減少幅度較大及難度較高的彎道數量,打造更順暢的賽道,創造更好的比賽環境。對臺北馬拉松而言,銅標籤認證後才是挑戰的開始,秉持跑者至上的原則,期待多元的服務能讓跑者再創佳績,讓賽會步步朝向金標籤認證的目標前進。

高飛 – 世界看見台北馬拉松

2020 – 邁向金牌賽榮耀集中在台灣路跑馬拉松的濫觴『台北馬拉松』。

Image

協會地址

台北市大同區昌吉街55號2樓203室
電話:02-25977545
傳真:02-25975198
電郵:amy@mgems.org
網站:mgems.org